学院概况

位置导航: 首页 > 学院概况 > 队伍建设 > 教师队伍 > 正文

熊辉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14 09:49

浏览次数:

◎个人简介

  熊辉(1976.10),男,四川省邻水人,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比较等研究。系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委宣传部首批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教委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共青团重庆市委青年文化新人”。截止2013年,已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发表文学评论55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30多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4部;成果多次被《中国文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

 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13项课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给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了《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译介学》《徐志摩讲稿》《中国现代诗人及作品选讲》等课程。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69-20007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20009-20037: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师从蒋登科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49-20077: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师从赵毅衡教授、毛迅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9. 8-2011. 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张中良研究员。

2003720056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助教。

200572007.6: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772011.6: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教授。

200822009.2:韩国韩东大学,东亚大学访问教师。

2014.12—2015.10: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

20116至今: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教授。
科研成果

    专著

  1. 《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人民出版社,2010年。
  2. 《外国诗歌的翻译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体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3. 《两支笔的恋语:中国现代诗人的译与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 《翻译诗歌对中国新诗形式的影响研究》,台湾秀威科技资讯有限公司,2013年。
  5. 《重庆抗战诗歌研究》(排名第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论文

1. 《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五四诗歌翻译的逆向审美》,《文学评论》,20105期。
  2.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潜翻译》,《文学评论》,20135期。
  3. 《简论< 小说月报>的译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6期。
  4. 《源于策略的修正:论布鲁姆的传统观》,《文艺理论研究》,20103期。
  5. 《以译代作:早期中国新诗创作的特殊方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4期。
  6. 《外国诗歌的
翻译体与中国新诗的形式建构》,《社会科学战线》,20103期。
  7.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翻译文本的焦虑性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112期。
  8. 《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更新》,《西南大学学报》,20083期。
  9. 《五四新文化语境与< 新青年>的译诗》,《北京社会科学》,20092期。
  10. 《译介学与中国现代诗学体系的拓展》,《西南大学学报》,20096期。
  11. 《诗歌翻译与中国新诗的
》,《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12. 《简论
文协的抗战诗歌译介活动》,《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2期。
  13. 《许世旭的汉语诗学研究》,《西南大学学报》,20112期。
  14. 60后诗人的
还乡情结》,《光明日报》,2009125日。
  15.
文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社团》,《天府新论》,20114期。
  16. < 新青年>杂志命名原因初探》,《编辑之友》,20055期。
  17. 《试论当前文学创作中的
写作现象》,《当代文坛》,20052期。
  18. 《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语境中的转变》,《当代文坛》,20062期。
  19. 《略论新的诗学研究生态的建立》,《贵州社会科学》,20066期。
  20. 《诗歌精神重建的必要性及其路向》,《河南社会科学》,20073期。
  21. 《欧化:汉语文学语言的疏离与生长》,《江汉论坛》,20079期。
  22. 《论白族女诗人陆晶清诗歌的感伤情结》,《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期。
  23. 《重谈<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的关系》,《宁夏大学学报》,20076期。
  24. 《陆晶清:新诗史上不该被忘记的白族女诗人》,《民族文学研究》,20092期。
  25. 《从伦理批评的角度重审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2期。
  26. 《清末民初从日本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22期。
  27. 《朝圣路上的文学姻缘:钱钟书的文学翻译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6期。
  28. 《现代译诗与中国新诗的文体建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2期。
  29. 《抗战诗歌与五四新诗传统》,《广东社会科学》,20134期。
  30. 《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发生》,《中南大学学报》,20132期。
  31. 《简论创造社的诗歌翻译》,《兰州学刊》,20092期。
  32.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中华文化论坛》,20084期。
  33. 《民族文化审美与诗歌形式的误译》,《山东外语教学》,20092期。
  34. 《叶公超的翻译批评理论》,《文化与诗学》,20102辑。
  35. 《论五四前后日语对西方诗歌汉译的中介作用》,《兰州学刊》,20116期。
  36. 《从
写作谈诗歌的创作路向》,《诗刊》,200310月。
  37. 《名作欣赏阐释的焦虑》,《名作欣赏》,20063期。
  38. 《试论文学边缘化与文学发展的顺向关系》,《名作欣赏》,20067期。
  39. 《意象:中西诗歌中的文化投影》,《重庆师专学报》,20014期。
  40.
圆满:鲁迅部分小说与杂文的冲突点》,《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4期。
  41. 《诗歌语言的弹性与鉴赏者的审美想象》,《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5期。
  42. 《意象:诗人风格的物态化》,《中外诗歌研究》,20034期。
  43. 《试论上园派诗学建构观念的合理性及其历史意义》,《中外诗歌研究》,20043-4期。
  44. 《诗歌真的边缘化了吗?》,《渝西学院学报》,20055期。
  45. 《新世纪五年来大陆新诗研究概况》,《中西诗歌》(澳门),20063期。
  46. 《外国诗体与中国新诗》,《中国现代诗体论》,重庆出版社,2007年。
  47. 《简论五四译诗对早期新诗的影响》,《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2期。
  48. 《徐志摩与曼苏菲尔》,《中外诗歌研究》,20072期。
  49. 《重庆直辖十年的诗歌概貌》,《中外诗歌研究》,20073期。
  50. 《将外国文学名著改编成大众本
——论周文的翻译文学观》,《上海鲁迅研究》,20078月。
  51. 《试论郭沫若的
风韵译》,《郭沫若学刊》,20081期。
  52. 《现代译诗:亟待加强的新诗研究领域》,《中西诗歌》(澳门),20086期。
  53. 《试论形式之维的诗歌误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期。
  54.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诗歌观念及其艺术价值》,《重庆社会科学》,20095期。
  55. 《论韩国现代诗歌的抗日情绪》,《当代韩国》,2009年春季号。
  56. 《论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3期。
  57. 《论
上园派的诗学观念》,《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5期。
  58. 《当前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缩削的原因》,《殷都学刊》,20092期。
  59. 《文言译:清末民初的主要翻译语言观》,《重庆评论》,20091期。
  60. 《现代格律体与中国新诗的诗体建设》,《东方诗风》,20104期。
  61. 《论抗战时期重庆的诗歌活动
——文协迁渝后的诗歌活动为例》,《艺文论坛》(台湾)20104期。
  62. 《新诗的精神传统:当代诗学研究的伪问题》,《星星》诗刊,20101期。
  63. 《内迁潮流与重庆抗战诗歌的发展》,《诗学》,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64. 《论邓均吾的译诗》,《邓均吾研究资料》,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9月。
  65. 《翻译符号系统的特征》,《符号与传媒》,成都:巴蜀书社,20114月。
  66. 《西方美学观念的转换与中国现代诗学体系的建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3期。
  67. 《建立准定型诗体:朱自清的新诗形式观念》,《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期。
  68. 《中国共产党对抗战大后方文艺的引导》,《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1期。
  69. 《诗歌翻译家飞白访谈录》,《重庆评论》,20121期。
  70. 《清末翻译语言的文言策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921日。
  71. 《论翻译诗歌对何其芳创作的影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5期。
  72. 《论何其芳翻译诗歌的深层原因》,《诗学》(辑刊),巴蜀书社,2012年。
  73. 《历史束缚中的自我歌唱:何其芳的诗歌翻译研究》,《百年中华何其芳》,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5月。
  74. 《邹绛翻译诗歌概况》,《重庆评论》,20122期。
  75. 《莫言作品的翻译与中国作家的国际认同》,《重庆评论》,20124期。
  76. 《从新批评到符号学:一个形式论者的坚持
——赵毅衡访谈录》,《重庆评论》,20123期。
  77. 《抗战大后方对莱蒙托夫的译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32期。
  78. 《中西方古代宗教典籍翻译策略的相似性分析》,《西华大学学报》,20131期。
  79. 《抗战诗歌的几种特殊传播方式》,《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33期。
  80. 《论邹绛的文学翻译思想》,《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5期。

    ●评论文章

1. 《知识分子乡村立场的回归》,《光明日报》,2005610日。
  2. 《审美范式重建与新诗再次复兴》,《文艺研究》,200612期。(第二作者)
  3. 《张扬诗歌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2007127日。
  4. 《简论王久辛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诗刊》,20077期。
  5. 《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文艺报》,2009321日。
  6. 《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学史的建构》,《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2期。
  7. 《土地意识与生命意识的呈现》,《诗刊》,20084期。
  8. 《涂抹着橄榄绿的边地情思》,《当代文坛》。20033期。
  9. 《校园菁菁 情思悠悠
——冬婴校园诗赏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1期。
  10. 《从鲁迅诗歌奖作品看诗歌写作路向》,《中国诗人》,20023期。
  11. 《叶玉琳诗歌论》,《文论报》,20011215日。
  12. 《寻找心灵的憩园》,《重庆日报》(
两江潮副刊),200135日。
  13. 《唱给岁月无奈的歌
——读冬婴近期作品有感》,《北碚文化报》,2002830日。
  14. 《在文化转型中把握中国新诗》,《中外诗歌研究》,20013-4合期。
  15. 《枫叶红时情正浓》,《葡萄园》诗刊(台湾),2004年春季号。
  16. 《澳门新诗精神和艺术的一个侧面》,《中西诗歌》(澳门),20051期。
  17. 《九叶诗派艺术研究的拓展》,《诗探索》,20033-4合期。
  18. 《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文艺报》,2005512日。
  19. 《别样的乡土情怀: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中国文化报》,200576日。
  20. 《从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一题的答题情况说起》,《学语文》,20043-4合期。
  21. 《游历中的情思:吕进诗歌片谈》,《重庆文艺》,20052期。
  22. 《植根于本土文化土壤》,《文学报》,2003710日。
  23. 《论叶延滨九十年代的诗歌创作》,《诗选刊》,20037月。
  24. 《当代重庆诗歌论》,《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25. 《当代四川诗歌发展概貌》,《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26. 《论郭新民的爱情诗》,《中国文化报》,2004623日。
  27. 《黄葵乡土诗歌的文化精神》,《安庆的棉花》,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年。
  28. 《知识分子情怀的诗性言说》,《诗林》,20056期。
  29. 《论郭新民的土地诗》,《长治学院学报》,20061期。
  30. 《新诗演变轨迹的深度勾画》,《泰山学院学报》,20064 期。
  31. 《在尘世与精神间升腾的爱情》,《山西日报》,2006 1024日。
  32. 《关于诗歌诸题答紫枫先生》,《葡萄园》诗刊,2007年春季号。
  33.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进行诗人研究》,《中外诗歌研究》,20071期。
  34. 《金所军诗歌创作理路的新变》,《诗探索》,20063-4期。
  35. 《开展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期。
  36. 《论白帆的怀乡诗》,《开花的梦土
·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37. 《他们将诗写在土地上》,《惊蛰》,20074期。
  38. 《简论袁智忠散文诗的美学特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1期。
  39. 《历史叙事与艺术表现的深度融合》,《解放军文艺》,20084期。
  40. 《扎根于故乡土地的情思》,《麦门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41. 《在无奈与孤独中诗意地栖居
——论李杜诗歌的精神意蕴》,《诗探索》,2008年第1辑。
  42. 《回响在甘南草原的吟唱
——甘南青年诗人群印象》,《腊子口》,2008年诗歌专辑。
  43. 《冬婴的物质困境与诗意追求》,《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期。
  44. 《积极的生命姿态:读蒙田的< 热爱生命>》,《重庆晨报》,201069日。
  45. 《诗歌创作源于真挚的情感体悟》,《葡萄园诗刊》(台湾),2010年夏季号。
  46. 《简评唐瑛< 宋代文言小说异类姻缘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3期。
  47. 《论冬婴校园诗中的学生形象》,《课本外的蓝天》,北京:中国2010年版。
  48. 《感性作品与理性批评的文本互参》,《星星》诗刊(理论版),20107期。
  49. 《在生活与生命的双向维度上建构诗歌的精神意蕴》,《世界诗人》,20104期。
  50. 《世界文明的诗性言说》,《文艺报》,2011128日。
  51. 《乡土诗创作应挖掘民间文化精神》,《葡萄园》诗刊,2012年夏季卷。
  52. 《诗歌是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29期。
  53. 《诗歌评论折射出的理性光芒:谈马忠的诗学观念》,《诗美探真》,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
  54. 《新世纪诗歌创作应具有入世情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35期。
  55. 《从青春的惆怅到生命的沉思:简论潘云贵的散文诗创作》,《延河》,201310期。

◎科研项目

1. 文化顺应与文体建构:中国现代翻译诗歌史研究. 西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重大培育项目. 2014. 主持

2.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新诗研究机构考察:以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为例.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 2014. 主持

3. 民初留美体验与中国文学的新变. 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项目. 2014. 主持.

4. 十七年翻译诗歌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 2013. 主持

5. 抗战大后方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科研基金培育项目. 2013. 主持

6. 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研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2012. 主持

7. 抗战时期重庆翻译文学研究.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 2011. 主持

8. 抗战时期重庆戏剧翻译研究. 重庆市首批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2011. 主持

9. 外国诗歌的翻译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体建构.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010. 主持

10. 现代译诗与中国新诗文体. 4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09. 主持

11. 中国现代诗人与翻译.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 2009. 主持

12. 抗战大后方的文学翻译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重点项目. 2009. 主持

13. 文学通识课教学研究.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08. 主持

14. 五四译诗对早期中国新诗的影响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2007. 主持

15. 抗战陪都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互动研究. 重庆市文联规划项目. 2007. 主持

16. 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 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2007. 主持 

◎获奖

   1. 200512月,论文《九叶诗派艺术研究的拓展》,获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 200712月,论文《试论文学边缘化与文学发展的顺向关系》,获
第二届巴蜀青年文学奖入选作品奖
  3. 201012月,论文《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五四诗歌翻译的逆向审美》,获
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 20114月,专著《重庆抗战诗歌研究》,获
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5. 201112月,专著《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获
重庆市翻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6. 201312月,专著《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获
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上一篇:高廉平

Baidu
sogou